中考二轮复习要做这件事
一般来说中考前各学科都经过了几轮复习,但是从复习效果来看,思维水平有所突破的学生还是比较少,大部分学生还是处在原有的相对阶层。
我认为这与很多老师复习时重知识概念轻方法策略有一定关系!
知识概念的熟练掌握对解决简单问题很有帮助,但对解决复杂问题肯定是不够的,没有方法策略的解题是盲目的机械的,缺少逻辑性灵活性。
复杂问题涉及到对知识概念的选择、组织、改造,以及对问题进行转化、构建,把陌生问题变成已知问题而解决。因而掌握知识概念只是最低要求,真正决定高层次解题能力的是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的掌握程度。
一般的教学大多注意到知识概念的系统化,对方法策略的系统化没有太多的研究,方法策略的教学零散无序不成体系,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水平的有效提升。
我认为中考复习至少应该包括:
第一轮复习:知识概念的系统化;
第二轮复习:方法策略的系统化;
第三轮复习:综合模拟训练。
当然,知识概念教学与方法策略教学不是截然分开的,要紧密结合互相渗透,而且应该贯穿于平时的常规教学,中考复习只是加以系统化的整理回顾,思维教学要长期坚持才有好的成效。
从广义的知识范畴来说,数学的知识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,解题的方法策略属于程序性知识。陈述性知识解决“是什么”的问题,是一种静态的知识,是输入信息的再现,是一个有意的过程;程序性知识解决“怎么做”的问题,是一种动态的知识,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,是相对自动化的过程。
正因为程序性知识是自动化的操作过程,在某种程度上有“可意会难言传”的特征,所以它往往难以明确不易把握,以致于有些人认为它无法直接教授,只能通过老师反复演示学生反复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自悟。
其实不然,程序性知识可以先以“陈述性”形式表达,再在实践练习中执行、验证、完善,从刻意练习到自动化、习惯化,最终形成程序性知识。
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,要想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类知识,老师首先要对各种策略方法进行总结归纳,并进行明确表达合理阐述,形成逻辑自洽结构完备的系统,让学生易于理解记忆,然后辅以恰当的习题材料,进行适量的刻意练习,在一以贯之的反复运用中让学生内化掌握。
复习时对练习内容和数量的把握很重要,有些老师信奉的“题海战术”并不可取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,简单的“题海战术”是覆舟之术,不仅无益,反而有害。适度的解题训练是必要的,但绝不是简单的数量累积,训练内容要具有良好的结构性,结构不同,效能不同,就像金刚石和石墨虽然组成元素完全一样,决定它们性质呈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是其结构方式不同。
一般的中考复习资料只是简单地按题型归类或做试题解析,虽然对一些常用方法策略有所提及,但流于散乱无序,缺乏系统的阐述和训练,对思维提升的效果有限。要想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,思维方法与策略的系统化训练必不可少。
若能把解题的策略方法掌握熟练透彻,则解题时方向明确思路清晰,依靠逻辑分析,较少做无用功,问题的解决是必然的,若方法策略不熟,解题时只能依靠经验和记忆,思考漫无目的没有章法,特别是遇到陌生疑难问题便会一筹莫展无从下手,问题的解决是偶然的。
下面试举例说明如何从方法策略层次指导解题。
例1.直线y=-√3/3x+1交x轴、y轴于A、B点,以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等腰直角三角形ABC,D(a,0.5)是平面内一点,当△ABD与△ABC的面积相等时,求a的值.
本题是求符合一定条件的未知点位置,常用方法是“轨迹定位”,从所给条件看,由D(a,0.5)知D点在直线y=0.5上,由△ABD与△ABC的面积相等知D点到AB的距离等于AC,即D点还在平行于AB且到AB距离为2的两条平行线上,这样D点的位置确定,如下图。
坐标系中求点坐标主要有两种思考方式:
(1)代数方法:方程解析法,AE=2AC=4,图中的两条平行线可看成直线AB分别向左右平移4个单位而得,所以表达式分别为y=-√3/3(x+4)+1或y=-√3/3(x-4)+1,它们与直线y=0.5的交点易求得D1(√3/2-4,0.5)、D2(√3/2+4,0.5)。
(2)几何方法:图形构造法,在坐标系中求值时常用“改斜归正”构造图形求相关线段,如下图,易得HE=√3/2,OH=4-√3/2或4+√3/2,同样可得D点坐标。
这里的两种思路对于坐标与图形类问题是通用的,从这两方面思考很容易找到解题方法,而且具体方法是有多样的,如求平行线CD的表达式可通过求与y轴的截距向上平移得到,或求C点坐标得到,如求D点横坐标可由下图中黄色三角形的直角边得到。
可见掌握方法策略后就能够视野开阔宽广、思路灵活多样。
例2.如图,M是线段AB的中点,AC=CE,BD=DE,∠ACE+∠BDE=180°,求证:∠CMD=90°.
本题从条件来看,信息孤立无联系,无法进行下一步推理,这种情形适用于常用方法“运动变换”,如何变换呢?显然这里有常见线索“共点等线用旋转”,或用“中点模型”:“X形全等”或“A形相似”。如下图,将△ACM绕点M旋转180°:
显然,可得CM=MN,要证DM⊥CN,只要证CD=DN即可,而CD、DN所在三角形可证全等,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:CE=AC=BN,DE=BD,如下图:
两边分别相等易得,夹角相等似乎不那么容易看出来,但我们确信只要把条件:∠ACE+∠BDE=180°充分转化利用,一定可以推得夹角∠DBN=∠E。如下图,延长BD交AC于P,因∠PDE+∠BDE=180°,故∠PDE=∠ACE,得∠CPD=∠E,由AC∥BN又得∠CPD=∠DBN,终得∠DBN=∠E,问题得证。
是怎么想到延长BD的呢?
线索1:由∠ACE+∠BDE=180°想到构造∠BDE的补角,即得与∠ACE相等的角;
线索2:由AC∥BN想到构造内错角把∠DBN转化,以进行条件的集中。
与前法思路相同,如下图把△BDM绕点M旋转180°,请你用“移花接木”的方法试一试如何把上面的方法迁移。
用同样的策略方法:“共点等线用旋转”,我们把△ACM绕点C旋转至△ECN,再证△DEN≌△DBM,由CM=CN,DM=DN,易得∠CMD=∠CND,又∠MCN+∠MDN=∠ACE+∠BDE=180°,所以∠CMD=∠CND=90°。这里留个坑:△DEN≌△DBM怎么证得?请读者自证,其思维逻辑与前面完全相同。
由边角关系出发,如下图,把两个等腰三角形补成两个直角三角形,构成“一转成双”模型,△AEG∽△FEB,△AEF∽△GEB,从整体上看两个直角三角形是旋转缩放关系,旋转角为90°,因此对应边AF、BG相互垂直,而CM、DM分别为△ABG、△ABF的中位线,所以CM∥BG、DM∥AF,可推得CM⊥DM。导角的具体方法请读者自思。
沿着同样的思路,由“共点等线用旋转”,分别把△CME、△DME旋转至△CFA、△DGB,如下图,请读者自行脑补证明方法。(这种方法有点麻烦)
有没有发现上面几种解法其内在逻辑与方法是一致的?而且其所含基本图形也是类似的,特别是导角所用的图形与过程都非常相似。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的解题并不是一眼看到解题的全过程,而是根据常用策略方法的指引逐步进行构造联系,不断靠近答案,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。就像我们开车到远方某地,并不需要直接看到终点,只要把握好方向,正确地走好眼下可见的一段路程,最后必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。
方法与策略具有普适性,它既可以为审题提供思考的方向,也可以为解题提供恰当的工具,掌握数学解题的方法策略才是解题能力的真正提升。
本人所著《中考数学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》正是为了解决解题方法与策略的系统化问题,为师生打造一款完整的思维方法与解题策略的训练方案,其中包含四大基本原则、四种通用策略、七类常用方法、十四个具体模型,涵盖了中考数学所涉的知识、方法与题型,一书在手,中考无忧,最适合于二轮复习使用,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进入微店下单购买。具体方法:1.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或扫描二维码可打开微店链接下单购买;2.打开微店APP搜索书名下单购买;3.复制引号内地址“https://weidian.com/item.html?itemID=2695594988”至浏览器打开;4.不用微店的请加微信“tzg5236”联系。
扫码购书
近期文章推荐: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进入微店购书